9月底開始試點,10月15日全市接受申請,截至目前,最早開始試點義烏“非轉農(nóng)”工作的街道———江東街道已接受600多人的正式申請。而隨著戶口問題的逐漸解決,“新農(nóng)民”的同等待遇正引起廣泛關注。
本報訊 9月底開始試點,10月15日全市接受申請,截至目前,最早開始試點義烏“非轉農(nóng)”工作的街道———江東街道已接受600多人的正式申請,全市另外12個鎮(zhèn)、街道也已全面開展此項工作。而隨著戶口問題的逐漸解決,“新農(nóng)民”的同等待遇正引起廣泛關注。
親歷“非轉農(nóng)”
昨天早上,在義烏市佛堂365便民服務中心窗口,該鎮(zhèn)上陳村的陳鵬程領到了義烏市大中專院校畢業(yè)生回原籍農(nóng)村落戶申請表,領到表格后,他回到村里蓋好了公章,并到當?shù)嘏沙鏊_具了戶口證明,隨后在365便民中心上交了兩張照片辦理了未婚證明,最后把身份證、畢業(yè)證書、未婚證明、戶口證明統(tǒng)一交回365窗口,一天不到的時間,他辦理好了所有前期手續(xù)。
他告訴記者,雖然看起來有好幾個步驟,但由于市里出臺了專門的文件,辦手續(xù)非常順暢,基本沒遇到什么困難。“如果對流程熟悉,一個下午就可以全部辦好。”他說,辦好這些手續(xù)后,如果順利通過審核和公示,就只需到派出所辦理最后的落戶手續(xù)就行了。
據(jù)了解,由于義烏出臺了專門政策,“非轉農(nóng)”工作中,戶口問題的解決已相當明朗,辦理過程中,無論是拿到村集體的同意證明、派出所戶口證明等各種手續(xù),都已非常簡單快捷。
受考驗的“同等待遇”
在今年義烏市政府出臺的《義烏市大中專院校畢業(yè)生戶口“非轉農(nóng)”實施辦法》中第十六條這樣寫道:大中專院校畢業(yè)生自辦理“非轉農(nóng)”之日起,與遷入村(居)民享受同等村(居)民權利,履行同等義務。其村經(jīng)濟合作社的社員權利,按入社協(xié)議確定。已整體“農(nóng)轉非”的村(居),符合“非轉農(nóng)”落戶條件的大中專院校畢業(yè)生,其權益自發(fā)文之日起按前款執(zhí)行。
在實施辦法中,明確規(guī)定了“新農(nóng)民”享有與遷入村村民同等待遇,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,村級組織的認同就成為同等待遇的一個門檻,而從目前情況看,義烏不少行政村已呈現(xiàn)出兩種不同的狀態(tài)。昨天,義烏當?shù)匾晃徊辉竿嘎缎彰母刹繉τ浾哒f,村里實行集體所有制,戶口遷回去能不能享受到村民同等待遇,還得過了村民代表大會這關。“一個村遷回去的人數(shù)占村人口比例比較大,就勢必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利益,遷回去的人少,影響不大,受到阻力就會少些。”
據(jù)了解,由于辦法對同等待遇的問題,表述仍然較為模糊,且缺乏硬性的規(guī)定,不同村子之間同樣新遷入的村民,面臨著兩種不同的待遇。
10月份,小王順利通過了村里的公示,并在當?shù)嘏沙鏊睫k理了落戶手續(xù)。但在拿到自己該有的宅基地時,卻遇到了種種阻力。他告訴記者,找村里商量,對方總是以各種借口推脫,讓他們再等等。“沒明確說不給辦,也沒說給辦,心里七上八下的,可舊村改造已進入規(guī)劃了,再拖可能就黃了。”
在記者采訪義烏市有關部門時,談到“同等待遇”問題,對方總是“三緘其口”。而在義烏當?shù)赜姓酱饛偷慕榻B中,辦法的前期實施,也只是以先解決戶口問題為主,同等待遇問題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利益博弈,或將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明朗期。 本報記者 陳彬峰
關于我們 | About zj123 |法律聲明 | 友情鏈接 | 建議留言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資訊
客服:0571-87896971 客服傳真:0571-87298208 543059767
1091140425
中國電子商務網(wǎng)站百強 © 2002-2012 zj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浙ICP備11047537號-1